453 揭秘明教和丐帮的冲突[求书单求收藏]-《江流万界》


    第(2/3)页

    无奈之下一澄便找丐帮借了人手,郭静黄榕虽然身居襄阳难以脱身,依然由鲁游脚带了数千弟子南下襄助。

    国主段兴智虽然懦弱,但权相高泰祥却是个明事理,愿意以身死国的汉子,言道大理虽小,上下仍有死国之志,国主和他决计不能脱身,可皇太子淳化却可离国,以求日后能寻觅机会复国。

    一澄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和鲁游脚商议带着段淳化逃离了东京(昆明),未走多久就传来蒙人再度入侵的消息。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各奔一方,蒙人军队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

    原本蒙人只将追击目标定在了段兴智和高泰祥身上,但不知怎的却得到了段淳化的消息,派遣精兵四处围堵,一澄等人虽然武艺高强,可一群皇室子弟却是武功低微,几番冲杀都难以突围,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便改道西行,打算从吐蕃境内绕上这么一圈进入宋地。

    几千人定了方针之后便将路线定在了峨眉、昆仑这些群山环绕之处,此地山势复杂追兵难以行进,杨?那时候又刚好在白驼山一脉待着可以接应,有两名大高手镇场子这条路纵然艰险,却比千军万马中的冲杀好上许多。

    虽然蒙军势大,不过一澄当初在位时和吐蕃部族也有不少往来,藏地佛门和他关系甚好,一干人等倒是有惊无险地按着这条路线进了昆仑山中。

    可他们还未和杨?接上线,却先在昆仑山中遇见了隐世多年的明教,对方见一澄他们人多势众,又多半是武艺在身的汉子,声称此山乃是教中禁地,执意不愿借路。

    明教当时的教主姓石,也是一个心机深沉之辈,他们被中原朝廷和武林合力打压了几百年,一直躲在山中谋求时机再起大事,而今见外界大乱已起,顿时认为明教的机会来了。

    他一问之下得知来的乃是五绝中的“南帝”,这行人当中又有大理的皇太子,至于丐帮弟子在他眼里都是些穷苦汉子,当年方腊起义可不用的就是这类人?

    石教主几番思量之后居然起了收复这数千兵马作为明教问鼎江山底子的心思,便亲自出面拉拢,还给一澄大师开了一个护教法王的头衔,言道天下多乱,明教虽然看起来势弱,但各地依然有众多分舵潜藏,正可合力举义,一同驱除靼虏,助大理复国。

    一澄虽然潜心佛法,可好歹也是当过不少年皇帝的主,眼下虽然蒙人凶狠,可如果遂了明教的愿,却是要先断了宋庭的江山,这便义正严辞地拒绝了。

    双方既然说不到一处也就只好做过一场,这一番交手当然是以明教铩羽而归告终。
    第(2/3)页